第1070章绝望_开局:大唐万里一孤城
笔趣阁 > 开局:大唐万里一孤城 > 第1070章绝望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070章绝望

  上一章应该是第1069章百年雪耻,章节名搞错了,不影响阅读。

  时间:甲午年9月18日,也就是大东沟海战发生的次日,傍晚时分。

  地点:在津门地区,直隶总督衙门的后院之中。

  当一位被从紫禁城,十万火急中被请过来的薛太医,带着一名小学徒,两人轻手轻脚地从李中堂卧房中走出来之后。

  杨世镶、盛怀轩、张士珩等一众北yang的大小官员,一下子就涌了上去。

  嘴里纷纷七嘴八舌地开口询问了起来,可能在说法上有些差异,但是所有人想要表达的内容,却基本是一模一样。

  综合起来,大概就是:

  请问薛太医,他们北yang李中堂的身体怎么样了,多久之后才能转醒?以及醒来之后,能不能处理事情等等。

  面对着眼前这些有着提督、总兵、知府等官身,在大青至少都是正四品官衔众人。

  本身的品级上,不过才是一个从六品小官员的薛太医头,顿时都大了。

  好一阵后,杨世镶和盛怀轩等领头者才反应过来,这样大家乱七八糟地询问什么都问不出来。

  开口一阵喝骂,众人才是纷纷闭上了嘴巴。

  见状之下,薛太医才是对身边权势、又或者官位、品级,都比起自己高出了多少的众人,行了一个罗圈礼。

  苦笑着说道:“诸位大人,请少安毋躁,更不要大声喧哗。

  李中堂虽然以前身体保养得不错,但终究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了;自古人生七十古来稀,最忌讳的就是在短时间里,情绪方面出现了大悲大喜等情况。

  所以中堂大人,本次的病非常麻烦。

  经过我一番针灸后,应该再有一小会的功夫就能醒来。

  不过切记我开了一副安神的方子,务必让中堂大人喝上一段时日才行;更关键是,今后也必须好生休养一段时日,万万不可以继续操劳。

  在情绪上不能再刺激了,尤其是这样大悲和大喜的事情并不能发生~”

  听完这位算是大青国手一般蔡太医的说法后,一众北yang的官僚们先是为李中堂很快就能醒过来,心中多少松了一口气。

  他们也是在李中堂晕过去的这一段时间里,才更为清晰地反应过来一点:

  这位中堂大人对于他们,对于整个北yang来说,是多么的至关重要。

  接着,他们又反应过来一点:李中堂就算没事,但偏偏在当前情况下不能处理事情这样一点,那么面对着当前巨大的危机,该怎么办?

  一时间,又很是心烦意乱的厉害。

  要知道!在这几天的时间,所发生的那些事情实在太多、太严重,其中过程中转折也是太大了一些。

  最终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力,说上一句大青如今正面临着一场灭顶之灾,那也是一点都不为过。

  还真必须让李中堂,他这个北yang的主心骨拿出一个章程来才好。

  具体上,他们遇上的情况是这样……

  15日,也就是三天之前的晚。

  岛国官府对外正式宣布,山县有棚统领的岛国第一军,在经过了十几个小时的艰苦战斗后,已经彻底攻下了平嚷城。

  一战之下,击毙左保贵等一大批淮军将领,缴获各种军械、物资数量无算。

  平嚷城防线,原本有着两万多人规模的淮军,只有差不多一半人员,狼狈地通过陆地逃向了东北地区。

  并且建制混乱,士气彻底没有,武器、装备等几乎彻底遗失。

  以上种种都代表了,淮军基本就是失去了战斗力,朝岛这个大青唯一的藩属国已经落入了岛国手里。

  最初听到了这样一个消息后,大青上下是一点都不相信的。

  认为小鬼子鸡贼的厉害,在正面打不过大青强军的情况下,不过是想用这样一些谣言,来扰乱大青的民心而已。

  确实!如今大青很多明白人都能看懂一点。

  在经过了十几年的太平岁月后,李中堂麾下的这一支淮军,早就不复当前与发匪作战时的悍战。

  不过就算再差,李中堂在平嚷城的可还有两万多人,装备了大量西式快枪、快炮。

  加上有着防线的优势,算是在淮军最为擅长‘结硬寨、打呆仗’的战斗环境。

  所以,大青几乎朝野的所有人,都公认着一点:淮军这样一支力量放在平嚷城,多少也能顶上一些时日。

  毕竟就是两万多头猪,小鬼子想要抓干净,也需要一段时间不是?

  结果不曾想到的是,在随后的数个小时中,不管直隶总督府的电讯室,如何努力地打算用电报机联系一番。

  平嚷城的叶志超那边,都没有一点反应。

  渐渐,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,李中堂等人逐渐感到了不妙起来。

  反倒是阴法等列强,他们通过在朝岛设置的办事处,逐渐确认了岛国发布那些消息的真实性。

  当这一点,最终被传到了李中堂的耳朵里后,这位已经71岁的老人,当即在嘴里大吼出了一句:

  ‘叶曙青这个贼子无能,误我北yang大事~’

  随后脸色在陡然大变之中,整个人就在怒急攻心之下,吐出了一口老血来,当即晕倒了过去。

  再然后,就导致了开头的那一幕情况?

  当然不是了,人家李中堂可是心志异常坚定的人物。

  从一个书生走到了当年的这一步,一生下来不知道经历了众多风雨,心智早就磨炼的铁石一般,哪里会如此轻易就被彻底打败。

  晕倒后,很快被手下掐着人中唤醒;然后反而是在连串的糟糕消息刺激下,爆发了心中的狠劲来。

  不过是稍微地休息了一下,喝了一些参茶补充了一下精神后,李中堂就是召集了所有幕僚,连夜商议起了应对之策。

  一个通宵下来,人熬得不成样子,倒也是商量出了一些办法。

  比如说,立刻组建一条鸭绿江防线,争取将小鬼子挡在了东北之外。

  朝岛这个大青最后的藩属国,看样子今后算是不能再指望保住、丢定了;但是东北这个大青的龙兴之地,则是一定不能有事。

  不然京师城这个重地,算是彻底暴露在了鬼子的屠刀之下。

  用来组建防线的兵力,一方面他们打算是收拢从朝岛退下来了的一众溃兵;打算采用高官厚禄的赏赐,还有组建督战队的方式。

  让这些溃兵死死顶在鸭绿江边上,无论如何也不得再往后退上半步。

  另一方面,请求朝廷立刻动用大青新军第一镇,留守在东北的八旗,还有那些据说枪打不进、刀砍不破的拳民们。

  立刻动身,去鸭绿江一线布防。

  此外,大青各省在之前的时间里,不是或多、或少都编练了几营装备新式洋枪,战斗力比绿营强些的营头么?

  都别藏着掖着了,在大青遇上了如此巨大的危机的时候,本次也要全部一股脑的全部调过鸭绿江去。

  另外还需要抓紧时间,继续编练更多的营头。

  所需武器赶紧与洋人采购,不管那些洋鬼子要价多高,要花上多少银子都认了。

  总之,在此大青面临的巨大危机之下,必须调动所有一切的战力,务必不能将鬼子打过鸭绿江才行。

  当然了,若是能不与鬼子打就可以平复本次危机,那自然是一个最好的结果。

  所以在一大早,明明已经是筋疲力尽的李中堂,在匆匆洗漱了一番后,就打起精神亲自去拜访着众多列强的公使。

  归根结底,李中堂和他的北yang一系,甚至是整个大青朝廷,将应对本次危机的最大一个希望,依然是寄托在列强的调停方面。

  特么!真有一些列强虐他们千百遍,他们待列强如初恋的架势。

  希望在列强的调停下,小鬼子一方占了朝岛后,大青再尽可能少赔一些银子,就将此事了结。

  说白了,就是着名裱糊匠李中堂大人,打算再用一张纸将大青这座房子刚破了的一个大洞,再一次地糊好。

  能暂时的挡挡风就好,至于什么时候房子塌掉,管不了那么多。

  可惜的是,本次似乎的情况过于糟糕了一些,连糊上一张纸的机会都没有了。

  在一众有心人的关注下,李中堂一天奔波了下来之后,却是没有任何的收获;对于他的要求,一众列强的态度都相当奇怪。

  除了淡淡一句‘保持关注’后,根本没有一家愿意出面进行调停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9beat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9beat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